近日,《湖州日报》以“垃圾‘烧’成绿电”为题,深入报道了旺能环境下属南太湖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湖州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与成效。报道从资源循环的角度展现了生活垃圾如何在此“浴火重生”,转化为清洁电能。今天,让我们深入技术内核,揭秘南太湖电厂如何以“硬技术+智管理”,为无废发展注入绿色动能。
南太湖电厂视“超净排放”为生命线,依托持续迭代的尖端烟气净化体系:“九级净化”协同发力,采用国际领先的组合工艺(SNCR+旋转喷雾半干法反应塔+干法+活性炭喷射吸附+袋式除尘器+湿法脱酸+GGH2+SGH+低温SCR),实现污染物协同深度脱除,从源头控制污染物排放。
电厂控制室大屏实时数据
这套硬核技术体系的直接成效,是南太湖电厂排放指标长期稳定优于国家标准,并持续超越更为严格的欧盟标准。南太湖电厂的成功实践,是旺能环境旗下21家垃圾发电厂共同追求超净排放的缩影,通过持续的设备升级与精细调控,旺能确保旗下所有电厂排放领先。同时,全覆盖的在线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,将关键污染物数据实时传输至厂内中控大屏及政府监管系统,确保了排放的透明可见。
余热锅炉
1.高效能量转化: 作为全国首台单台1000吨炉排超高压再热项目,南太湖电厂采用先进的中温超高压再热余热锅炉技术,显著提升热效率,配合精细化燃烧控制,使吨垃圾发电量由原来的350千瓦时提高到700千瓦时,全场热效率由22%提高至30%,将垃圾热值转化为清洁电能的效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。
炉渣建材厂
2.固废变资源:南太湖电厂立足现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,延伸产业链条,积极拓展炉渣、飞灰等协同处置项目。对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经过磁选、破碎、筛分等系统化处理后,转化为高品质的再生材料,广泛用于生产环保透水砖、路基材料等市政建材,综合利用率达100%; 对烟气净化产生的飞灰,委外采用固化处理工艺使其达到安全标准,并持续探索更彻底的无害化与资源化路径,趋近“零废弃”目标。
关键水处理设备
3.水资源“近零排放”: 践行“污水零排放”理念,生产中产生的污水采用集中处理、分级回用系统。处理后的中水回用于半干法脱酸和石灰浆制备等工艺环节,浓水则引入高温焚烧炉进行彻底无害化处理,实现了厂内水资源的无害化闭环管理,显著降低环境负荷。
数字赋能,智控未来:AI智慧焚烧引领精益运营
在“无废城市建设”的浪潮下,旺能环境深度拥抱人工智能,以南太湖电厂为首的多家项目公司成功应用了“AI智能垃圾焚烧”系统,驱动运营升级:
智能焚烧控制:让燃烧更稳定、更高效、更节能
AI系统深度融合DCS实时数据(如炉排速度、各段风量风温、炉膛温度分布、烟气成分)、垃圾特性分析数据(热值、水分)、以及视频监控信息,构建起对焚烧工况的全息动态感知。
基于海量历史运行数据和深度学习算法,构建高精度的垃圾焚烧过程数字孪生模型,能够准确预测不同垃圾特性、不同操作参数下的燃烧状态和结果,帮助提升焚烧稳定性、效率,降低能耗。
#5炉AI控制画面
智能排放管理:从“达标排放”迈向“精益排放”
AI系统不仅能实时监控排放数据,更能动态预测关键污染物(如NOx, SO₂, CO, 粉尘)的浓度变化趋势,从而预防突发性污染物超标排放的现象,实现更精准、更经济的环保控制。
#6炉AI控制画面
正是通过这种AI驱动的精益运营,南太湖电厂不仅确保了焚烧过程的安全环保,更显著提升了资源转化效率与运行经济性,为实现“无废城市”核心目标——源头减量、资源利用和安全处置——提供了强有力的智能化支撑,树立了固废处理智慧化运营的新标杆。
南太湖电厂全景
作为旺能环境旗下21座现代化垃圾发电厂之一,南太湖电厂的实践是旺能创新战略的缩影。 旺能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深化产学研与数字化融合,不断挑战垃圾资源化、能源化、无害化的技术极限,以更先进、高效、智慧的解决方案,为全国更多城市的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贡献旺能力量,共创绿色可持续未来。